“提康德罗加”级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
- 名称:“阿利·伯克”(Arleigh Burke)级导弹驱逐舰
- 建造时间:1986年7月
- 下水时间:1989年9月
- 服役时间:1991年7月
- 现状:现役
- 前型:纪德级
- 次型:朱姆沃尔特级
- 制造厂:巴斯钢铁厂,英戈尔斯造船厂
- 满排吨位:5000-10000吨
- 关注度:(4.5分)
www.041.net,型号演变
“提康德罗加”级共包括
- “文森斯”号(CG 69);
- “福吉谷”号(CG 50);
- “托马斯.S.盖茨”号(CG& 51);
- “邦克山”号(CG 52);
- “莫比尔湾”号(CG 53);
- “安提坦”号(CG 54);
- “莱特湾”号(CG 55);
- “圣加辛托”号(CG 56);
- “张伯伦湖”号(CG 57);
- “菲律宾海”号(CG 58);
- “普林斯顿”号(CG59);
- “诺曼底”号(CG 60);
- “蒙特利”号(CG 61);
- “钱瑟勒斯维尔”号(CG 62);
- “考佩斯”号(CG 63);
- “盖提斯堡”号(CG 64);
- “乔辛”号(CG 65);
- “休城”号(CG 66);
- “希洛”号(CG 67);
- “安齐奥”号(CG 68);
- “维克斯堡”号(CG 69);
- “伊利湖”号(CG 70);
- “圣乔治角”号(CG 71);
- “维拉湾”号(CG 72);
- “皇家港”号 (CG 73)。
结构特点使用情况
- 名称:“靛康德罗加”级(“宙斯盾”级)导弹巡洋舰
- 建造时间:1980年1月
- 下水时间:1981年4月
- 服役时间:1983年
- 现状:5艘退役
- 前型:弗吉尼亚级
- 同型:27艘
- 满排吨位:5000-10000吨
使用情况
“提康德罗加”级
“阿利·伯克”级美国
技术数据
结构特点
高舰首,贯通式主甲板由舰首延伸至舰尾飞行甲板;前甲板明显的武器装备仅有的武器装备--5英寸口径舰炮安装舰首与舰桥之间;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位于前舰炮和舰桥以及飞行甲板前方位置;高大的前上层建筑顶部安装有向后倾斜的柱状主桅;2座独特的大型方形烟囱横截面为方形,装于舰舯部两侧,黑色排气口突出安装在顶部;近程防御系统位于舰桥前方上升平台以及“鱼叉”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前缘。飞行甲板位于尾部。
备注:该级舰的FlighIIA型上的直升机库空间和飞行甲板更大;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了该级舰的放大版“金刚”级驱逐舰。
本文由www.041.net发布于军事详情,转载请注明出处:“提康德罗加”级
关键词:
上一篇:风云一号气象卫星
下一篇:没有了